联系电话
蚌埠工厂:0552-7111991
南京办公室:4006355553
应聘联络:19105520550
韩国大河脉冲阀:13961856652
联络邮箱
国内业务:info@eetc.cn
International Business:intl.biz@eetc.cn
简历投递:recruiting@eetc.cn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AM -5PM
联系电话
蚌埠工厂:0552-7111991
南京办公室:4006355553
应聘联络:19105520550
韩国大河脉冲阀:13961856652
联络邮箱
国内业务:info@eetc.cn
International Business:intl.biz@eetc.cn
简历投递:recruiting@eetc.cn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AM -5PM
基于卡尔斯鲁厄大学(Marquard 等)线丝—筒式 ESP 实验与充电分析
关键词
静电除尘器, 冠状熄灭, 纳米颗粒, 颗粒充电, Deutsch相关, 排放达标, 运行维护, 电场优化
随着纳米颗粒在健康风险与新型纳米气溶胶制程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工业界对可靠的颗粒收集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众多方法中,静电除尘器(ESP)以其能耗低、维护成本适中和对微细颗粒的高效去除潜力,成为滤料法以外的重要竞争方案。然而,在高负荷大通量的运行条件下,冠状熄灭(corona quenching)现象可能限制 ESP 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对纳米级颗粒的充电与沉降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
本文改写并梳理了卡尔斯鲁厄大学 A. Marquard、J. Meyer 与 G. Kasper 的实验与理论工作,研究对象为一台实验室尺度的线丝—筒式 ESP,对两类小于100 nm 的气溶胶(球形 DEHS 与工业相关的 SiO2 凝聚体)在不同电压、丝径与浓度条件下的充电和沉降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实验采用 SMPS、CPC 与自制法拉第杯电计测量粒径、数浓度与平均电荷,并通过变化入口浓度(可达 ~10^8 #/cm^3)来考察冠状熄灭引发的影响。[1]
理论上,作者采用一维柱坐标下的 Poisson 方程与电流连续性方程分析电场与离子分布,结合 Deutsch 模型描述颗粒在湍流核流中的迁移。对于直径小于 200 nm 的纳米颗粒,扩散充电主导充电过程,Fuchs 模型被用于预测在单极离子环境下随 N·t(离子浓度与暴露时间乘积)变化的平均电荷量。[2,3]
关键发现包括:一)在广泛的实验条件下,总体粒子数收集效率 E0 与 Deutsch 数 De 之间呈现一条统一的“主曲线”,表明颗粒的移动主要由电粒子迁移率(即电荷与粒径共同决定的电迁移速度)在平均电场中的作用决定,而非充电方式本身;二)在高浓度导致明显冠状熄灭的情况下,U–I 特性显示在约 7·10^7 #/cm^3 以上出现电流下降和波动,但 E0–De 的主曲线关系仍基本成立,说明在本实验几何和参数范围内,颗粒对总体电流的贡献因其迁移率远低于离子而可被忽略;三)对于高 N·t 条件,实验测得的平均电荷在一定程度上超过 Fuchs 理论的预测,尤其是负电荷情形下偏差更明显,这提示在强充电环境下电荷载体或充电动力学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1,2]
对中国工业的启示显而易见:浆纸、钢铁、水泥与化工等行业常见高通量、高粉尘浓度工况,若采用静电除尘器治理纳米及亚微米颗粒,应充分考虑冠状熄灭对离子产生与颗粒充电的抑制效应。工程上可通过分区供电、脉冲放电、优化极线直径与极板间距、以及电场分布优化等手段缓解熄灭风险,同时结合温湿度控制以维持稳定放电。[4,5]
作为在电除尘器领域具有技术积累的企业,艾尼科(Enelco)可将上述研究成果转化为工程实践:在极板与极线设计上采用电场优化算法,配套在线 U–I 与电离度监测实现熄灭早期预警;在运行维护方面推出智能脉冲供电与分区控制方案,降低排放达标风险并节省能耗与检修成本。针对纳米颗粒源(如燃烧、工业合成流程),结合预处理与后端 ESP 优化,可有效提升数基、质量基排放达标能力并减少运行总成本。
总体而言,该研究表明:在多数工程条件下,纳米颗粒的沉降行为可由电迁移率与平均电场决定,而冠状熄灭主要影响充电强度而非改变颗粒迁移规律。后续工作应侧重于高 N·t 条件下充电模型的扩展、不同电荷载体角色的实验验证,以及将实验室结论放大到工业规模 ESP 的设计准则,从而为中国重点行业提供更可靠、经济的纳米颗粒治理解决方案。[1,2,6]
作者与机构:A. Marquard, J. Meyer, G. Kasper;Institut für Mechanische Verfahrenstechnik und Mechanik, Universität Karlsruhe (TH), Germany。[1]
若需基于企业工况的静电除尘器冠状熄灭评估或定制化电场/极线优化方案,艾尼科可提供技术咨询与现场测试服务。
参考文献
[1] Marquard A., Meyer J., Kasper G., Effect of Aerosol Concentration on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of Nanoparticles, FILTECH 2003, submitted and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Transactions of the Filtration Society (FILTRATION), 2004.
[2] Fuchs N. A., On the Stationary Charge Distribution on Aerosol Particles in a Bipolar Ionic Atmosphere, Geofis. Pura Appl., vol. 56, pp. 185-193, 1963.
[3] Deutsch H., Bewegung und Ladung der Elektrizitätsträger im Zylinderkondensator, Ann. Phys., Vol. 68, pp. 335-344, 1922.
[4] Awad M. B., Castle G. S. P.,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under Conditions of Corona Quenching, Journal of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Association, Vol. 25, No. 2, pp. 172-176, 1975.
[5] Pui D. Y. H., Fruin S., McMurry P. H., Unipolar Charging of Ultrafine Aerosols,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8, pp. 173-187, 1988.
[6] Elmoursi A. A., Castle G. S. P., The Analysis of Corona Quenching in Cylindrical Precipitators Using Charge Simulation,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