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蚌埠工厂:0552-7111991
南京办公室:4006355553
应聘联络:19105520550
韩国大河脉冲阀:13961856652
联络邮箱
国内业务:info@eetc.cn
International Business:intl.biz@eetc.cn
简历投递:recruiting@eetc.cn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AM -5PM
联系电话
蚌埠工厂:0552-7111991
南京办公室:4006355553
应聘联络:19105520550
韩国大河脉冲阀:13961856652
联络邮箱
国内业务:info@eetc.cn
International Business:intl.biz@eetc.cn
简历投递:recruiting@eetc.cn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AM -5PM
基于北华电力大学等单位的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给出三维浓度分布与除尘效率预测方法
关键词
电除尘器(ESP), 三维数学模型, 沉降效率, 粉尘浓度分布, 烟气治理, 节能降耗
在中国以燃煤机组为主的电力与工业锅炉领域,电除尘器(ESP)依然是烟气治理的主流设备之一。随着排放标准趋严与运维成本关注度上升,精确预测除尘效率与粉尘浓度分布,对实现排放达标、节能降耗和运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Deutsch一维模型忽略横向和重力方向浓度变化的问题,华等人(北华电力大学等)提出并求解了三维颗粒沉降数学模型,为ESP设计与效率预测提供了更完整的理论基础[1]。
该研究以C(x,y,z)表示粉尘浓度,在一定假设下(粒子为球形、带电量相同、忽略粒子间相互作用、电场与离子分布近似均匀、气流速度恒定、到达集尘极即视为收集)建立了守恒方程形式的偏微分方程:v∂C/∂x + ω∂C/∂y + u∂C/∂z = 0。基于特定边界条件,作者分别推导出一维、二维和三维的解析解,并由此得到相应的除尘效率表达式。传统Deutsch公式仅考虑沿气流方向的浓度衰减,计算结果在许多工况下偏高;而二维模型引入了向集尘极的迁移速度ω后能改进预测,但仍忽略重力方向分布。
三维模型在二维基础上引入z方向(重力方向)的浓度分布系数k3,得到C(x,y,z)=C0·exp(k1 x + k2 y + k3 z)类形式的解,并由此导出更为全面的效率公式,其中出现的参数Kh反映了横纵及重力方向浓度分布的耦合影响。作者在试验箱式ESP(极板高0.20 m、极长0.55 m、极间距0.05 m、试验电压30 kV、局部场强约6×10^5 V/m,气速约1.0 m/s)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粒径大于约10 μm的颗粒,Deutsch、一维/二维与三维模型预测结果趋于一致;但对于粒径小于10 μm的细颗粒,三维模型显著提高了对真实分类效率的拟合精度。当以Kh≈2–3作为经验因子时,三维模型与实测效率吻合较好,表明重力方向浓度分布系数k3不可忽视,且随粒径增大呈上升趋势(实验中对2–10 μm颗粒分级得到的Kh及k3表明,两者均随粒径增长而增大)。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该三维数学模型对中国重点行业(纸浆造纸、钢铁、水泥、化工等)具有直接参考价值:一方面可用于提高新建和改造电除尘器的预报精度,降低超标风险;另一方面为极板/极线间距、电场分布与气流布置的优化提供数学依据,从而实现节能降耗与运维成本降低。结合艾尼科(Enelco)在极板与极线设计、电场均匀化、在线清灰与场强优化方面的工程经验,可以将三维模型融入设备选型、模块化改造与运行优化服务中,形成“模型驱动+工程实践”的闭环。例如针对粉尘细分级的工况,艾尼科可通过电场重构与极线排列优化,配合模型参数校准,提高对小粒径粉尘的捕集效率并降低压降与能耗。
展望未来,三维数学模型可与CFD(计算流体力学)及电场数值仿真进一步耦合,结合在线监测与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实现ESP的智能运行与自适应控制。这对于满足更严苛的NOx/颗粒物协同治理目标、延长设备寿命与降低维护频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总之,将理论模型与工程化方案结合,是提升烟气治理效果、助力工业企业实现排放合规与节能降耗的关键路径[1-3]。
作者及单位:Manyin Hu, Bingwei Liu, Hezhong Tian, Liqian Wang, Weizeng Chen(北华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北华电力大学数学与物理学院)[1]。
参考文献
[1] Manyin Hu, Bingwei Liu, Hezhong Tian, Liqian Wang, Weizeng Chen. Solution and Analysis on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Particles Sedimentation in ESP.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Nanji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 Physics,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原文提供).
[2] 张国权. 气溶胶力学.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7:244-258.
[3] Kamke. First-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Handbook.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4] Joh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