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艾尼科微信公众号

中频电源改造:让50/60Hz静电除尘器TR“焕新登场”

基于Redkoh Industries Hank Del Gatto 与 Paul Ford 关于Using 50/60Hz Precipitator TR’s with Mid-Frequency Technology研究的工程解读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witch Mode Power Supplies,Mid-Frequency Power Supply,Transformer Rectifier,ESP电源改造,工业烟气治理

在燃煤电厂、水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电除尘器(ESP)依然是颗粒物控制的主力技术。与此同时,更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和能效约束,正在倒逼传统50/60Hz工频SCR控制电源向高频开关电源(SMPS)升级。围绕“ESP电源升级到底选什么技术路线”这一行业核心问题,Redkoh Industries 的 Hank Del Gatto 和 Paul Ford 发布了题为《Using 50/60Hz Precipitator TR’s with Mid-Frequency Technology》的技术报告,从工程和商业两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工频电源向中频电源改造的可行性,尤其是“在不更换原有50/60Hz TR的前提下实现性能提升”的技术路径,为电力和工业用户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电除尘电源技术演进:以晶闸管(SCR)相控为代表的工频电源已经应用超过70年,在电力行业几乎无处不在。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以IGBT为核心的开关电源开始在ESP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全球装机超过千套。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高频电源可以明显提升除尘效率,通常可提升20%–40%,在工况合适时甚至可超过50%。原因在于高频开关电源显著降低了电场高压波形的纹波,使平均电压在不提前击穿的前提下接近火花电压,从而提高了ESP的带电荷能力和除尘效率。

然而,当企业实际面对电源改造时,问题远比“高频更好”复杂。不同供应商采用的高频电源技术差异较大,频率从中频(Hundreds Hz)到高频(数十kHz)不等;安装方式、对原有变压器整流器(TR)的兼容性以及后续维护成本也存在显著差异。报告指出,在同一项目中,不同技术路径的总成本(含安装与维护)可以轻松拉开2:1的差距。对于存量项目来说,如果采用“中频电源+沿用原50/60Hz TR”的方案,在保证ESP性能提升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大幅压缩改造投入,也有利于停炉时间和改造风险的控制。于是,一个关键问题就摆在决策者面前:50/60Hz专用设计的TR,能否安全、可靠地在中频条件下长期运行?这恰恰是本研究重点解答的问题。

在技术路径方面,作者将ESP开关电源大致分为两类:工作于约20kHz以上的高频谐振型SMPS,以及工作于100–400Hz的中频电源(MFPS)。中频电源通常采用H桥IGBT变换,将工频三相电整流、逆变为较高频率的交流波形,再通过原有ESP TR和限流电抗器(CLR)向高压侧供电。相比高频SMPS必须配套高频专用TR,中频技术最大的工业优势在于:可以在绝大多数场景下继续使用现有50/60Hz TR及柜体,只需更换控制与功率模块,从而极大节省硬件和安装成本。

在中频技术内部,文献重点对比了两种典型控制方法。一类是以约400Hz固定频率工作的PWM型中频电源,它通过改变每半周的导通占空比来调节传递到TR一次侧的有效功率。由于TR与CLR整体处于400Hz激励下,其等效阻抗比60Hz提高约6.6倍,这意味着在需要逼近TR铭牌电流运行时,原有CLR的电感可能过大,需要更换更小电感值的电抗器,同时400Hz运行更适合于原本就因电场特性限制、实际运行电流低于70%铭牌值的场合。另一类则是更“温和”的中频方案:基本频率约100Hz,全程100%占空比输出方波,通过在基波周期内部叠加高频PWM脉冲来调节幅值。得益于CLR与TR本身的电感与分布电容,这一波形在TR一次侧表现为近似频率为100Hz的幅值调制正弦波,而不是高dv/dt的尖脉冲。因为工作频率仅为原设计频率的1.6倍,多数情况下既可以充分利用TR的额定毫安输出,又不会对绝缘和热设计造成额外负担,仅在极少数要求同时接近额定kV和额定mA工况下,才可能需要调整CLR以匹配系统阻抗。

要回答“50/60Hz TR用于中频是否会缩短寿命”这一根本问题,必须回到变压器寿命的决定因素:温升与绝缘老化。作者指出,电除尘TR寿命一般在30–50年,主要失效模式是绝缘系统(绕组层间纸绝缘及油中绝缘)在高电应力、温度和机械冲击下缓慢劣化,直至无法承受运行应力而击穿。对于用于中频的工频TR,需要重点评估的是:频率升高是否会明显增加铁心损耗和绕组损耗,从而提升油温、加速绝缘老化;以及中频波形是否会带来更严重的局部电晕和过电压问题。

在核心损耗方面,报告援引经典变压器设计理论与磁性材料实验数据,对比了60Hz与400Hz下的磁通密度与铁损变化。根据通用电势方程,若保持一次电压和匝数不变,将频率由60Hz提高至400Hz,铁心磁通密度将按60/400线性下降,相当于一个在60Hz下设计至约15kG的工频TR,到400Hz时只剩约2.25kG。铁损由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组成,其中涡流损耗与频率和磁通密度平方的乘积相关,频率升高会增加损耗,但磁通密度降低则会抵消这一趋势,二者综合后,在60Hz到400Hz的切换中,涡流损耗总体变化不大。而磁滞损耗更敏感,但当按照60/400比例折减磁通密度后,基于典型硅钢材料的磁滞损耗曲线计算,400Hz下的磁滞损耗功率密度不仅没有增大,反而低于原60Hz设计点。这一结果表明,从磁芯视角看,合理设计的工频TR在适度升高频率运行时,并不会因铁心损耗激增而显著升温。

绕组损耗则是频率升高时工程界更为关注的环节。文献将导体损耗拆分为直流电阻损耗和与频率相关的附加损耗,后者主要受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影响。对当前电除尘TR的典型设计而言,一次侧常用较粗线径导线,在400Hz附近集肤效应已开始显现,等效电阻和损耗会有一定幅度增加,但根据绕组截面和频率的估算,对于50kW等级TR,一次侧损耗增加量大约在10%左右;二次侧通常选用较细线径导线,其半径远小于对应频率的电流穿透深度,因此60–400Hz范围内集肤效应几乎可以忽略。邻近效应在低频段的影响更小,可以视为二阶因素。从系统角度看,TR总损耗的约一半来源于铁心,另一半来源于绕组和内部整流部件,而中频改造对铁心损耗影响有限,对绕组损耗的增量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整体热负荷并不会因运行频率的适度增加而出现“灾难性”上升。

除了静态电磁分析,作者还强调了限流电抗器(CLR)在整个中频电源改造中的“保护阀”作用。无论是400Hz PWM中频电源,还是100Hz幅值调制中频电源,CLR始终与TR串联,形成一定的电感通道,有效削弱一次侧波形的陡峭上升沿和高频谐波分量,使得施加在TR及其绝缘系统上的电压波形较为平滑,这有利于抑制绕组内部和油中局部电晕的发展,降低过电压尖峰对绝缘纸和油的冲击。配合常规的油样试验、绝缘电阻及局放监测,运行单位完全可以在中频改造后,通过阶段性在线/停机检测,验证TR绝缘状态的长期演化,从而在低风险前提下积累工程数据。

在工程实施层面,这种中频电源改造方案的另一大优势体现在安装简化与投资优化上。研究指出,中频IGBT电源模块可以直接安装在原有工频控制柜位置,替换原有SCR功率单元和控制面板,体积与原系统近似,无需对高压瓷瓶、TR油箱及高压引出系统进行大范围改造。新系统仅需要三相工频输入,原有断路器、接触器、反馈信号和现场仪表均可继续使用,施工工作量和对一次系统的干扰极小。在部分工况下,为维持所需系统阻抗和最佳功率因数,可能需要将原CLR替换为更低电感值或重新配置的电抗器,但整体改造成本与更换整套高频TR电源系统相比,通常具备明显优势,对停炉检修窗口的依赖也大为降低。

综合理论分析与工程试验结果,作者给出了清晰的结论:相对于传统工频SCR电源,采用中频SMPS几乎总能显著提升电除尘器性能;利用中频技术时,在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下可沿用原有50/60Hz TR与柜体,仅对控制与限流环节做针对性优化;在合理配置CLR和工作频率、采用100Hz幅值调制等柔性波形控制技术的前提下,工频TR在中频激励下的铁损、铜损和绝缘电应力都处于可控范围,对变压器寿命并无实质性负面影响。对于正计划进行ESP电源升级的燃煤电厂、水泥窑、钢铁烧结与冶金企业而言,这一研究从机理和实测两端论证了“中频电源+工频TR”的可行性,为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之间找到工程最优解,提供了一条值得重点评估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 Del Gatto, H., & Ford, P. Using 50/60Hz Precipitator TR’s with Mid-Frequency Technology. Redkoh Industries, Hillsborough, NJ, USA.
[2] Lee, R., Greenwood, A., & Carter, W. (1988). Electronic Transformers and Circuit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3] Harlow, J. H. (Ed.). (2007). Electric Power Transformer Engineering. Boca Raton: CRC Press.
[4] McLyman, C. W. T. (1997). Magnetic Core Selection for Transformers and Inductors. Boca Raton: CRC Press.
[5] Nan, X. (2003, June). An Improved Calculation of Proximity-Effect Loss in High-Frequency Windings of Round Conductors. In IEEE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6] Dixon, L. H. Jr. Eddy Current Losses in Transformer Windings and Circuit Wiring. Texas Instruments Application Report.
[7] Magnetic Metals Corporation. Transformer Lamination Catalog.

获取更多静电除尘相关专业论文,请访问 https://isesp.org/conference-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