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艾尼科微信公众号

电除尘器适应性研究:面向中国30mg/m3脱尘标准

基于浙江飞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122种国产煤样与138套电除尘器运行数据的系统分析

关键词
30mg/m3, 排尘标准, 煤种, 电除尘器, 适应性, 节能降耗, 运维成本

随着中国环保监管趋严,“30mg/m3”排尘标准成为热电与工业锅炉改造的关键约束,电除尘器(ESP)能否在国产煤条件下稳定达标关系到机组改造成本与长期运行经济性。本文由浙江飞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作者:LI Jianguo、ZHU Jianbo、LIANG Dinghong)基于2006—2009年招标与现场采样数据,对122种国产煤及138套ESP项目的煤灰成分、运行指标与现场测点进行了系统评估和经济测算[1]。

研究以Deutsch方程与其改进形式引入平均迁移速度k·ω作为性能表征,分析了煤中有机硫(Sar)、水分、灰分以及飞灰中Na2O、Fe2O3、Al2O3、SiO2等组分对k·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Sar与较高碱性氧化物(尤其Na2O、Fe2O3)有利于降低颗粒表面电阻率,从而提高k·ω和除尘效率;而高SiO2、Al2O3含量倾向于不利影响;水分对改善表面导电性亦有明显正面作用。基于122种煤样计算,k·ω范围为20~63.1,平均45.26;其中86.06%的煤种在配置适当电场档数及比尘面(常见5~6电场、110~135 m2/(m3/s))条件下可满足30mg/m3排放要求。

现场统计显示:对300MW以上100套机组的测试,有96%实测达到设计保证效率;在低电场数与比尘面条件下,约18%机组已能实现≤30mg/m3;对600MW以上175套机组统计亦表明在合理设计下ESP能满足更高排放要求。此外,经济性对比显示在长期运行(≥10年)下,6电场ESP综合成本显著低于布袋除尘等替代方案,运行能耗与维护费用均具优势。具体测算中,5电场与6电场ESP年耗电成本分别约1.92万和2.13万元(注:单位基于样例工况折算),而布袋除尘与电布滤在能耗与更换部件成本上更高,十年后总成本比ESP高出约2倍。

结合行业应用,ESP在浆纸、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同样显示出较好适配性,尤其与湿法脱硫配套时(脱硫塔本身对粉尘有一定截留能力)可形成成本与能耗双优的工艺链条。面向国产低硫煤的趋势,国外经验(如德国、美国、日本)说明加大比尘面、缩短同极距离(示例:400mm)与采用低温移动电极技术可将排放进一步降至10~20mg/m3。基于此,艾尼科(Enelco,中文品牌:艾尼科)在极板、极线材质优化、电场分布与智能电源控制方面的技术积累,可为国内电厂提供包括极线极板优化、分段电源、在线电阻率监测与AI运维辅助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实现长期稳定达标、节能降耗与运维成本最小化。

综上,在合理的设计参数与运行管理下,电除尘器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主流脱尘设备:对86.06%的国产煤具备良好适应性,且在经济性与运维成本方面优于多数替代方案。展望未来,ESP将朝着低温移动电极、混合脱硫耦合、数字化在线监测与预测性维护方向发展,艾尼科等设备供应商在电场优化与材料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将加速ESP在中国重点行业的升级改造与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Li Jianguo. Analysis of Impact of China Coal Composi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SP and Evaluation of ESP Adaptabi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Vol.28, 2010:104-107.
[2] Liu Benjun. The effect of Coal, grey properties and smoke characteristics to electric precipitator operation[J]. Lutian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4):355-357.
[3] Li Zaishi. ESP’s Designing, Installa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hina Electric Power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