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艾尼科微信公众号

屏蔽冠状电极(SCC)与静电除尘器:中小型锅炉颗粒物治理新方案

Tassu ESP 与 Dekati 联合研究:通过 ELPI®+ 实时表征,SCC 在颗粒物去除与低成本改造中的应用与性能验证

关键词
电荷测量, 静电除尘器, 小型燃烧, 优化, 屏蔽冠状电极, 颗粒物治理, 工业烟气治理

随着国内外对小型燃烧源排放限值日益收紧,如何在保证运行简便、运维成本低的前提下实现颗粒物达标,已成为产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芬兰 Tassu ESP Oy 与 Dekati Ltd. 的联合研究,分析并解读一种用于中小型燃烧锅炉的屏蔽冠状电极(Shielded Corona Charger, SCC)在实验室与现场的测试与表征结果,结合工业应用场景,探讨其在我国浆纸、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中的推广价值(关键词:电荷测量、静电除尘器、小型燃烧、优化、屏蔽冠状电极、颗粒物治理、工业烟气治理)。

SCC 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将冠状放电区域与烟气流隔离,通过外壳与护套气流在电极周围形成一个可控的“屏蔽”环境,使离子生成、温度与压力在理想区间内进行,从而避免高温、腐蚀性组分与粉尘对放电针和绝缘子的直接影响。该结构不仅能延长电极寿命、降低清洁频率,还允许通过调节护套气流参数来优化电荷生成条件,便于在锅炉启停期间稳定工作并减少维护需求。SCC 可采用陶瓷外壳、单根或多尖冠状排列设计,长度可达 2.5 米,便于对现有 ESP 进行低成本改造或替换传统裸露电极。

在方法与测试方面,研究团队采用 ELPI®+(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对 SCC 的充电效率与沉降性能进行在线表征。ELPI®+ 通过定量的电荷测量、级联冲击器分级与电流检测,可实现 6 nm–10 μm 范围内的数/质量与电荷分辨测量,并通过开关电荷器方式评估粒子本底电荷。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使用热解与粉尘喂入产生双峰质量分布(以 0.2 μm 与 0.5 μm 为主),在常温下以 0.45 m3/s 的流量模拟不同停留时间,通过串联 1、2、4 个 SCC(对应约 1.5、3 与 6 ms 停留时间)测试粒子获得电荷随停留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实测电荷与基于 Cochet 模型的理论预估高度一致,随着等效停留时间增长颗粒电荷趋近饱和,验证了通过多级 SCC 增加有效停留时间的可行性。

现场试验在一台商用 20 kW 生物质(颗粒)锅炉上进行。该锅炉初始排放质量浓度约 69 mg/m3(表明未优化),在串联两台 SCC(负极工作电压场景 35–40 kV,单台电流约 0.2 mA)后,总颗粒质量去除率达约 85%,颗粒数浓度下降约 80%,改造后排放质量降至约 10 mg/m3,远低于部分国家现行标准。测试还显示,充放电器在管道中的设置位置会显著影响性能——通过基于 ELPI®+ 的实时数据快速调校,去除效率可从初始的 60% 提升到 85%,说明在线表征对于系统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结合我国工业实际,SCC 在以下几类场景具有应用潜力:一是工厂小型热电与循环供热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中小型生物质或煤粉锅炉,可通过低成本改造实现颗粒物达标;二是浆纸、化工与水泥厂区内的辅助锅炉与蒸汽发生器等对排放标准要求提高但规模较小的点源;三是在高温或含腐蚀性烟气工况下,需要保护放电电极并对局部烟气条件进行预处理的场合。相较于传统需定期拍打清灰和复杂机械系统的 ESP,SCC 的护套气流设计降低了灰尘沉积,减少人工维护频次,从而带来运维成本下降和设备寿命延长的双重收益。

面向未来,随着排放法规升级与“煤改气/生物质”推广,市场对能快速改造、运行稳定且成本可控的除尘技术需求持续上升。艾尼科(Enelco)在极板、极线布置与电场优化方面拥有多年积累,可为 SCC 与传统 ESP 的结合提供工程级设计、现场调试与长期运维支持。通过电场数值模拟、极线间距与极板几何优化、结合在线粒谱与电荷测量工具(如 ELPI®+)进行闭环优化,能进一步提升捕集效率并降低能耗。对于追求排放达标、节能降耗与运维最小化的企业,SCC 与艾尼科的电除尘系统集成方案值得关注。

总体来看,SCC 为中小型锅炉颗粒物治理提供了一种技术与经济兼顾的可行路径。实验室与现场结果表明,借助受控的屏蔽放电环境与实时在线表征技术,SCC 不仅能实现高效充电与沉降,还便于快速工程化落地与既有设备改造。对我国重点行业而言,推广此类低维护、可调控的充电器件,有助于在保证生产连续性的前提下实现更严格的排放控制与成本优化。

参考文献
[1] Obernberger I, Mandl C (Ed.). Survey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particle precipitation devices for residential biomass combustion with a nominal capacity up to 50 kW in IEA Bioenergy Task32 member countries. http://www.ieabcc.nl/ (2011).
[2] Laitinen A, Keskinen J. Performance of a sonic jet-type charger in high dust load.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16, 83: 1-6.
[3] Keskinen J, Pietarinen K, Lehtimäki M. 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1992, 23: 353-360.
[4] Järvinen A, et al. Calibration of the new 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 (ELPI®+).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14, 69:150-159.
[5] Riehle C. Basic and theoretical operation of ESPs. In: Applied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Parker KR (ed). Chapman & Hall, London, 1997, pp.25-88.

欢迎联系艾尼科获取文章详情!电话:15358186202,邮箱:info@ee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