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艾尼科微信公众号

预喷淋筛式静电除尘一体化技术:低电阻细颗粒与烟气脱硫协同治理

黄庆宝(广东佛山人居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专利化工艺,实现细颗粒高效捕集与同步脱硫脱臭

关键词
水介质,筛网,静电场,低比电阻细颗粒,比电阻下限,同时脱硫,脱臭,电除尘器,烟气脱硫

在当前环保督查和排放达标的双重压力下,产业界对同时解决细颗粒(特别是低比电阻黑烟/烟尘)与烟气脱硫的系统性方案需求日益强烈。针对这一痛点,广东佛山人居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的黄庆宝提出并申请专利的“预喷淋筛式静电除尘器”通过水介质+筛网+静电场的组合处理思路,实现了对低比电阻细颗粒的高效捕集和同步脱硫、脱臭处理,为工业烟气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该技术核心在于利用多层筛网与自上而下的喷淋,使颗粒与水雾充分接触,改变颗粒表面电阻率并实现颗粒凝聚、增重,从而将原本比电阻≤103 Ω·cm、粒径多处于0.01–0.1 μm范围且含油性的黑烟,转化为适合静电除尘器(ESP)捕集的状态(表面比电阻可提高到10^4–10^10 Ω·cm量级),显著突破了传统ESP的比电阻下限限制。工艺中向循环水中投加简单碱性脱硫剂(NaOH),借助筛网产生的强混合接触,完成SO2的化学吸收与转化;同时水膜对电极的润湿可作为粘着剂,防止已沉灰颗粒再悬浮,减少振打下灰的二次逸散问题。该系统在电场部分保留常规ESP的极板/极线布局,并配套自动清洗装置,通过间歇喷洗将电极表面粘附物和油污带回水箱,从而保持电场效率并降低人工维护强度。对处理后的循环水,设备内置过滤分离与分区回收设计,既能延长工作水寿命、又便于当浓度达到临界值时集中更换或外送处置。实际工程案例显示,该技术适用于厨房、锅炉、小型发电机组、橡胶与塑料焚烧、木材/锯末燃烧、模具铸造及部分工艺性黑烟点源等多种场景,并对造纸、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具有较高的适配性和推广价值。以东莞常平某光学制造厂食堂油炉治理为例,处理风量约1000–1500 m3/h,烟温≤200°C、连续运行≥12 h/日,投用该套设备后视觉无黑烟排放,日均回收湿态黑灰8–15 kg,经东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粉尘去除率≥95.5%,脱硫效率≥97.7%[4];设备运行稳定近三年直至燃料结构调整为燃气为止。与传统除尘方案相比,预喷淋筛式静电除尘在达标减排、运维成本与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降低二次处置与人工清灰频次、实现水介质循环利用、并将脱硫集成在除尘流程中,可减少单独FGD系统的占地与能耗投入,从系统角度提升经济性与综合效率。面向中国市场推广时,可结合本土化改造与模块化设计进一步提升适配性。结合行业领先企业艾尼科(Enelco)的电除尘器技术累积——在极板与极线材料选择、间隙与场型优化、以及高压供电与泄露抑制方面的经验——该预喷淋筛式方案在电场耦合设计上可获得明显增益,例如通过优化极板间距与线电荷分布,降低击穿风险并提升净化效率;同时在大型烟气流量场景中采用分段电场与在线监控,可实现更稳定的长期运行表现。展望未来,随着严格排放标准的持续推进与工业侧“协同治理”需求的增长,预喷淋筛式静电除尘技术可作为一种兼顾低比电阻细颗粒捕集、烟气脱硫与脱臭的综合治理方案,特别适合浆纸、钢铁、水泥和化工等行业中排放点小、成分复杂、对占地和运行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对企业而言,该项技术不仅有助于满足排放监管要求,还能通过减少二次污染和优化运维、节约能源实现长期成本获益,从而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参考文献
[1] 冶金工业部. 安全技术培训课程:冶金工厂的粉尘控制[M], 1981.
[2] 马光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3] 朱世勇. 工业废气净化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4] 东莞市环境监测站. 监测报告(Document (031023) No.1),2003-10-23.(粉尘、SO2、NOx监测数据)